找到相关内容246篇,用时2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举罪与出罪

    知识 从沉痛、彻警中力倡相互举罪。  罪,不但凡夫滑有,圣者僧也偶尔有,不过极微细罢了。大迦叶、 曾被世尊结过「突吉罗」罪,戒律之前人人平等,声闻佛教最重 视这。在惑障阶段中的凡夫僧,不经惫地就会...僧团就必然会混浊、杂乱而衰败。敢不敢举罪是勇怯之分,肯 不肯认罪是智愚之分,耻怯而尚勇,厌愚而欣智,请先从勇于举罪与肯 于认罪而开始。律制特别着重这种精神的发扬与激励。  ,是治僧的准绳;僧,是应该...

    仁 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442262899.html
  • 浅谈解脱

    保留着这烦恼这种习性。这种习性,就是习气。声闻圣者也不例外,拥有这种习气;如的时常骂人,大迦叶的闻歌起舞等。这些习气,菩萨是可以慢慢地一件件的消除,但也须证得佛果,才能纯净。烦恼与习气消尽,才能...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许多人都会这样认为,要“放下”还不简单,只要抱着“事不关己,己莫劳心”这不就成了吗?再者来个“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在感情上不就“放下”了吗?看来好像...

    刘依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91466126.html
  • 诸经相貌速写(71)增一含经第四十五卷

    罗阅城的竹林精舍时,有一天,师子长者来向舍利弗礼足,并邀请受供,舍利弗默然受请。于是师子长者再次礼足而退。接著叉去向大目挞连、离越、大迦叶、、迦旃延、满愿子、优婆离、须菩提、罗云、均头沙弥等上首者,...诸经相貌速写(71)增一含经第四十五卷  佛谱·福海·金刚三昧  周滚璋  四、有一天,众多比丘在普会讲堂,讨论到:如来甚为奇特,对于过去诸佛的姓名、种族,以至侍从、弟子等等,都很了解。这是因为...

    周滚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10466245.html
  • 释尊行迹

    尼拘律园预建精舍以待之。释尊偕弟子还迦毗罗卫,为释种说法,净饭王得道证,宫人多受戒法。惟度异母弟难陀及佛子罗侯罗出家,净饭王为之悲感不胜。留七日,辞还竹园。甫抵末罗族之比耶村,释种之、阿难、金毗罗...乃命阿难敷坐稍息。旋复行,浴于拘孙河;宿拘尸城外,熙连禅河畔之二娑罗树间。有外道须跋陀罗,闻释尊中夜将入涅槃,请见佛一决所疑,难以释尊疲乏辞。须拔陀罗固请不已,佛愍之命入,示以唯八正道有沙门果。闻法证果,...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00167880.html
  • 人心的阴阳及运动规律

    脑部受击一样中断人的思维,有损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精进修行是善,但若精进过度,会伤害身心,导致疲懈、灰心、不信,如佛弟子比丘因精进不眠而失明;佛弟子二十亿耳比丘急求证果精进用功,多日未能开悟,...

    陈兵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61175764.html
  • 佛教名词常识

    戒定慧,进趣圆满,止息修习,名为无学。) 71、无学果:是阿罗汉的果位(又名无生)。 72、佛陀有十大弟子: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阿难陀多闻第一,优波离持戒第一,天眼第一,大迦叶头陀...念住:(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 。 39、四姓阶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40、四种阿含经:长含,中含,增一含,杂阿含。 41、五戒:不杀生,不偷盗...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84976446.html
  • 5月2日 农历四月初八 恭逢释迦牟尼佛圣诞

    三次请佛住世,佛回答:“万法自性乃归于寂灭,人人有生必有死,我的肉体怎能永存呢?我这段生命必须循着自然法性而归于寂灭。”阿难陀和、罗睺罗等不禁流泪!于是,众弟子公推阿难请问佛陀四个问题:1、佛陀...二十九岁时的一个月圆光辉的夜里,下决心抛弃王位、财富和父母妻子,只带着侍从,骑着犍陟(ZHI)白马,偷偷的离开了王宫,越过了玛河,到深山旷野去追求痛苦的解脱和人生的真理。   在玛河畔,太子...

    佚名

    |圣诞|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5/07353077077.html
  • 从《央掘魔罗经》谈善与恶

    证圣果。   这段恶魔改悔的见证,让帝释、梵天、四大天王、摩醯首罗天、树神,以及舍利弗、目犍连、阿难、罗?罗、、陀娑、满愿子(富楼)、孙陀罗难陀、优波离等大阿罗汉,以及文殊师利菩萨,纷纷表达了...  从《央掘魔罗经》谈善与恶   文/释昭慧   央掘魔罗经   (刘宋)求跋陀罗 译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1]来诣佛所,稽首佛足却住一面,见央掘魔罗,心生随喜,以偈叹言:   善哉...

    昭慧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2490983227.html
  • 释迦牟尼佛的故事 之四

    有专长。所谓十大比丘: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富楼(说法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迦诲延(论议第一);大迦叶(头陀第一);(天眼第一);优婆离(持戒第一);阿难陀(多闻第一)...佛学院,以培养造就佛教事业的接班人才。佛学院课程的设置一般都有佛学课和文化课两方面。佛学课教授经、、论及佛教史;文化课有语文、科学知识、时事政策。学习外文也是重要课程。还有重点研读巴利文、梵文等,为...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230886348.html
  • 释迦牟尼佛的故事 之三

    释迦牟尼这次回故乡虽然只住了7天,但由于他宣讲佛法,感召了许多王族的子弟。不久,许多子弟追踪佛陀到了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要求出家修行。其中著名的有4位堂兄弟阿难陀、提婆达多、和金毗罗。与这些王子一同...J褂怕テ德掊纫墩嬲搅苏胬淼幕鸸猓彀莼鸾?00弟子皈依佛陀。后来优楼频罗迦叶又说服了他的两个也是拜火教的弟弟迦叶和伽耶迦叶,各带领自己的250名教徒皈依佛陀。这时,佛陀的弟子已有千余人。...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230886349.html